游学烟台小记 ——与贵阳的老师们分享“校本教研”
自2017年始,我便将自己在省内外的讲学冠以“游学”之名。之所以冠以此名,缘于自以为极具哲理的一段话: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,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,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。”而本次烟台游学,更是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。
本次分享对象,是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的小学教科研工作者,分享的题目是《用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》。
“读万卷书”和“行万里路”的辩证关系大家都非常清楚,这里不再细说,只说一说对“阅人无数”“名师指路”和“自己去悟”三个方面的感触。
“阅人无数”强调的是“人”的重要性。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,就要跟更多的、不同的人打交道,学其所长,弃其所短,为我所用,成为“新”我。本次讲座所“阅”之人,一是作为案例的许多同事、朋友,有的是曾经有过深度交往的专家、名师;梳理案例的过程,不仅是学习的过程,也是反思的过程,更是提升的过程。二是清镇市的一百多位领导和老师们,他们从遥远的贵州来到山东烟台,进行“集团式”跨区域交流和研讨,孜孜求学之心不必言表,令人敬佩;为了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,他们统一印制了学习笔记,分成十个小组进行学习和交流,每个人都肩负着返校之后的“二次培训”任务,组织非常严密,任务十分明确;有了这样的教科研队伍,相信清镇市的教科研水平一定会有大的提升。
“名师指路”强调的是名师的引领作用。跟参加本次讲座的其他讲师相比,我年龄上虽虚长几岁,学识上却相差甚远,而且学习力也远远不足。他们有的是山东省教学能手,有的是齐鲁名校长,有的是全国十佳班主任,有的是某一领域的知名专家,人人都有耀眼的光环,个个都有骄人的成果。更令人敬佩的是,他们没有一个满足现状,没有一个停滞不前。
以齐鲁名校长谭金辉为例,他最大的爱好便是读书写作,每天晚上都是学到十点休息,早上四点便起床写作,雷打不动。如果浏览其朋友圈您会发现,他每天必写的一句话便是:“永远不要忘了成长!”——难怪他取得那么突出的成就!世间所有的成功,都不是轻易得来的!
晚餐后与谭金辉校长合影留念
常言道:“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”与这些教育精英们的交流是短暂的,但对自己的影响却是深远的。希望自己能以他们为榜样,“老牛自知夕阳短,不用扬鞭自奋蹄。”
“自己去悟”强调的是内因的决定作用。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、阅人无数、名师指路这些都是外因,我们自己的“悟”才是内因。在本次活动中我所“悟”到的,除了各位名师的超强学习力之外,还有讲座的精彩。
与刘沛华老师合影于烟台南站
大家的讲座个个精彩,不一一列举,仅以全国第二届十佳班主任刘沛华老师为例。刘老师的报告可以用“三精”来概括,即内容精炼、案例精彩、互动精当——这些,都是我努力的方向。
比精彩的讲座更重要的,应该是弟兄们的情谊。本次游学,原计划我十日报到,十一日上午讲课,下午返程,没成想遇到了台风登陆,航班、动车、普通列车和公共汽车全部停运,会务组只能给我买13日的车票了。然天气无情人有情,困在烟台的几天里,切实感受到了弟兄们如火的热情。
作为本次活动的“地主”崔俊杰老师,12日中午1点多从重庆飞回烟台,下午讲完课马上再飞长沙,虽行程匆匆,却无时无刻不挂念着我,多次发短信表达未尽到地主之谊的歉意。
刘沛华老师与我同在烟台南站发车,我的车次比他早20分钟,他一直把我送到检票口才依依而别。
……
本次活动,去的时候基本上是一路小雨,我在朋友圈发了几张图片,写下两句话:“十年凿壁携春意,一朝烟雨享秋凉。”回程中又贴了几张图片,写下了这样两句话:“台风虽阻断了归程,却留住了风景。”亲,您认为这次活动的“风景”是啥呢?
下面分享几张烟台金沙滩景区的图片吧: